网贷拆东墙,补西墙(21年校园网贷案例)
在互联网新业态的影响下,互联网消费信贷迅速崛起,利用网贷平台进行日常消费成为大学生普遍的消费方式。
网贷是目前最常见的金融消费方式。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借贷利弊的宣传,让金融消费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;在打击非法网贷平台的同时,应尽快出台细则,规范正规网贷平台对大学生的借贷行为。
消费者应正确认识信用卡的功能,理性透支消费,不要“以卡养卡”、“以贷还贷”,更不要“长借长还”,充分发挥信用卡等消费贷款工具的消费支撑作用。
有专家认为,网络借贷是目前最常见的金融消费方式。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借贷利弊的宣传,让金融消费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;在打击非法网贷平台的同时,应尽快出台细则,规范正规网络平台对大学生的借贷行为,如设置最高借款限额、避免多平台借贷等。
疫情期间收支平衡。
拆东墙补西墙还贷。
2019年11月,广发银行发布的《95后人群信用卡消费场景研究报告》显示,近年来,在互联网新业态的影响下,互联网消费信贷快速崛起。各大电商推出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层出不穷,如花呗、任性付等。由于其申请门槛低、手续简单、使用方便,深受热爱网购的年轻人喜爱,是很多“90后”初次尝试信用消费时使用的产品。
“但是疫情期间我住在家里,父母不给我生活费,然后花呗还款也接不上。最后是用爷爷给的零花钱还的。”常陆说,“在家的这几个月,我刻意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网购,但开学时一切回归正常生活,我还是会继续用花呗。”
与常陆的“轻松”回应相比,去年刚毕业的杨海就没那么幸运了。杨海说,自己刚毕业,在北京生活,房租和生活成本压力比较大。“在北京租房是‘一付三’。我一般都是信用卡提前刷,然后每个月发工资再还信用卡。但是因为疫情,小公司效益不好,被辞退了,所以信用卡不能按时还款。找工作和生活都要花钱,经济压力太大。没办法,只能找几家大的借贷平台借一点钱,暂时周转一下。”
说到网贷,贵州某大学大四学生小姜说,这让他的大学生活质量越来越差。“花苑还有3000多元要还。这一年呆在家里没有生活费,向同学亲戚借了很多钱。最后没有‘雷爆’。”小姜说,网贷一碰就扔不掉,像个无底洞。
对于这种还款方式,业内人士认为,这是治标不治本。其实信用卡欠款一万元还没还清。“只是这个月的欠款已经延期到下个月了。此外,持卡人还需要向支付平台支付一定的手续费,一万元左右就需要75元”。
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也曾发布风险提示文件,指出消费者应正确认识信用卡的功能,理性透支消费,不要“以卡养卡”、“以贷还贷”,更不要“借短用长”,充分发挥信用卡等消费贷款工具的消费支撑作用。
精准推送网贷广告
贷款额不断增加。
以某外卖客户端为例。在其付款页面,多种付款方式将被允许。最上面的是“工行信用卡立减6.6元”,客户端自有品牌美团的“月供:2.5元可立减
“使用支付宝支付时,会提醒你优先支付花呗,或者告诉你有花呗红包,吸引用户开通花呗功能。”常陆说,即使在一些主流的在线消费贷款平台,他也会主动向用户推送一些关于贷款优惠或消费优惠的信息。“如果使用频率高,贷款额度会不断增加,我的一些同学这两年贷款额度也增加了。"
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认为,花呗、借呗等平台都支持分期业务,比较正规。“同时,对大学生的额度审批也较小,不会造成太大的风险和还款压力。更应该关注那些非法的点对点借贷平台”。
据了解,一些网贷平台审批宽松,放贷金额超出个人还贷能力,给大学生埋下了隐患。据专家介绍,目前市面上很多网贷产品都宣称日利率低于0.05%,让人以为利率很低,但实际上这个日利率对应的是高达18%的年利率。
对此,多位受访者表示,网贷平台以盈利为目的,刻意培养用户超前的消费习惯,引导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以信用为担保透支个人账户。这些正规、大规模的消费网贷平台以“温水煮青蛙”的方式渗透进校园,透支了年轻人的活力。
“高秒注册额度,凭身份证秒贷”是很多网贷平台的主打口号。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给你的感觉是想借钱不需要问任何人。你只需要下一个App就有钱花了。”常陆说。
高级消费越来越受欢迎。
网贷平台亟待规范。
所谓“校园贷”,简单来说就是大学生小额贷款。在校园网贷平台上,大学生只要在网上提交资料,通过审核,缴纳一定费用,就可以轻松申请到信用贷款。
一般来说,校园网贷渠道可分为三类:一类是本地P2P贷款平台,用于大学生助学创业,如“名校贷”、“我来贷”等提供的贷款服务;二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,如“趣分期”、“任意分期”、“菠萝包”等。部分还提供较低的提现额度;第三,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业务。
客观来说,校园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大学生的资金需求,比如创业或者合理消费。但校园网贷平台运营不规范、个别大学生消费失控等一些因素,造成了网贷机构暴力催款、个别学生无力还款导致悲剧等问题。
“就是这种负债非常高的学生。
所出的问题,才导致大家对校园贷产生消极印象。从实际情况看,这类学生虚荣心强、花钱无节制,家长的责任心也不强。”杨梅说,“有些学生对个人征信认识不足,不在乎可能会产生大量的逾期记录,而这些逾期记录会导致征信变差,影响他们以后的金融生活。”面对问题频出的校园贷,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加强监管。整治校园贷等网贷以及相关清退工作,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推进。但这类问题为何依然存在,尹振涛认为主要是两方面原因:
一方面,尽管我国的监管规定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明晰,但是目前市场上存在这样的需求,“有需求就会有供给”。一些借款人,包括学生在内,没有足够的金融知识去辨别这些借贷平台的风险,或是出于种种原因,尽管他可能对这些借贷平台有一定的基本了解,但又没有其他途径可以获得借款,只能通过这些借贷平台借钱。很多从这些平台借钱的学生或年轻人,可能根本不是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,甚至借钱的目的和花销方向也不一定是合理合规合法的;
另一方面,监管部门没有能力即时发现每一个不良借贷平台,有很多小平台在互联网上是非常隐蔽的,目前只能做到在了解相关情况后进行相应的处置,属于“事后”解决。
“值得注意的是,我国关于校园贷平台的政策法规其实出台了很多,现在主要是执行的问题。”尹振涛分析认为,监管机构需要“主动发现”这些不良借贷平台,可以采取一些高级科技手段,在发现了之后通过工商、银保监会等机构进行查处;同时,还需要“被动发现”,借款者发现线索后,要积极进行举报和投诉。发现不法平台后需要严惩,以提高其违规违法成本,从而震慑这些不法分子。
新型骗局应运而生
诱导注销网贷账户
一场疫情不仅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,也催生了“注销网贷账户电信诈骗”等骗局。7月8日,360金融旗下反诈实验室联合360手机卫士发布的《2020上半年注销网贷账户电信诈骗分析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显示,2020上半年注销网贷账户骗局激增,4月环比增长178%。受害者从大学期间注册过网贷账户的群体扩大至上班族等,其中63%此前未注册过网贷账户,约50%被诈骗多个网贷平台额度。
随着国家对违规校园贷的持续打击和不断宣传,现在一些学生和其他群体也逐渐意识到了个人金融信用的重要性,于是一些骗子集团瞅准“机会”设下了所谓注销校园贷的骗局。
“我一听全部都是自己的信息,就慌了。对方表示可能是我的个人信息被盗用了,说要帮助我弄清楚这个事,于是让我加他QQ。”孙芳说,在加了QQ后,对方再次给她发来了一系列工作证以及借贷单等信息。
“看到这些信息,我更加信以为真,然后便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。”孙芳回忆说,最后下载某金融App借贷了5000元转入对方的银行卡账户。“其后,我想向对方确认一下自己的征信是不是没有问题了,却发现已被对方拉黑,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。”
孙芳说,像她一样受骗的人还有很多,她加入的一个群里就有1000多名受害者,被骗金额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。意识到被骗后,孙芳赶紧报警,但是警方立案后说这类情况很难追得回来,很多相同情况的案件都是不了了之。
《报告》指出,被骗子利用最多的信息涉及身份证号、家庭地址、就读学校及专业、电话号码等,这导致不少受害人误以为自己被注册了网贷账户,急于撇清关系,由此落入陷阱。《报告》显示,有63%受害者此前从未注册过网贷账户,而此类小白用户对网贷账户注销流程知之甚少,更容易上当受骗。
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遇上这类注销校园贷诈骗后,维权的难点在于,犯罪分子通过诱骗受害者去网贷平台贷款后再转入指定账户,虽然诈骗犯罪的行为可以认定,但是受害者的贷款却是以个人名义获得的,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还款或者处理,那么将影响受害者个人征信,甚至还要承担法律责任,而受害者如何证明贷款是受骗子诱骗,不是自己的主观意愿,也是一个难题。同时,如果追究诈骗犯罪的法律责任,尤其是一些涉及面广、涉案金额大的案件,司法程序的处理过程相对漫长,而且被骗的钱能否追回、能追回多少也不得而知。
对此,360金融反诈实验室提醒,个人征信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为个人建立的“信用档案”,其中的信贷信息主要记录个人通过商业银行借贷还贷行为,网贷App账户注销和个人征信无直接关系,并且任何第三方无权获取征信信息。以“大学生网贷账户影响个人征信”“降低征信安全系数”为由恐吓诱导注销网贷账户的说辞都是诈骗。
相关问答:
相关问答:现在还有大学生网贷吗?你有大学生网贷的故事吗?
网贷现象依然随处可见。
有需求,就有市场。只要攀比之心,爱慕虚荣之心不绝,网贷就不会消失。
这种现象不能单独责怪哪一方,周瑜打黄盖,一个愿打一个愿挨。
虽然,深陷网贷的学生比较可怜,但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。不做过多评价。
只能寄希望于国家对各种套路贷,进行大力整治。
我读书比较早,当时校园环境还很纯净。再看看现在的大学校园,太多女学生跑出来卖,实在感慨!真是世风日下,道德沦丧!相比之下,现代人太过功力,还是怀念以前那个淳朴的气息!